周师要闻

  • 3月30日上午,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副司长黄小华一行4人莅校调研指导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工作实施情况。河南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杨光、教师教育处处长李松原,组团牵头高校、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陈文海,支持高校、河南师范大学副校长马治军,我校校长臧振春,党委副书记苏宇、程秀波,副校长吴征,纪委书记仝方存,副校长迟彦、刘伟,周口市教育体育局二级调研员余卫国出席座谈会。河南省教育厅、组团三所高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调研座谈。在听取相关工作汇报后,黄小华对华南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和2138cn太阳集团古天乐组团协同提质工作所取得的成效给予高度评价。黄小华指出,实施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对建设教育强国、实现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计划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地方师范院校是培养中小学教师师资的重要主体,教育部将持续加大资金投入,细化教育评价机制,大力支持师范生培养。就落实好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黄小华提出四点要求:一是教育行政部门、牵头高校、支持和被支持高校要统一思想,明确工作思路,把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落细落实;二是牵头高校和支持高校要帮助地方师范院校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规划,在师资力量、专业发展等方面强化对地方师范院校的
    2023-03-31
  • 3月24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2022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豫政〔2023〕13号),由我校牵头申报的“植物高效再生与遗传转化技术建立及应用”项目获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这一奖项的获得,实现了学校在河南省自然科学“三大奖”上零的突破,也是继学校《张伯驹全集编纂与研究》项目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后,学校科研工作又取得的一项标志性成果。项目团队历经十余载,解决了植物转基因研究中的三大关键技术难题:一是发明了植物新型体细胞胚发生(SE)结构诱导及其介导的高效再生和组培转化技术;二是创建了普适快速的植物多受体类型非组培原位遗传转化技术;三是开发了高效转化渗透介质和转化方式协同技术。据了解,历时十余年的研究中,项目团队获国家专利28项、其中发明专利18项,完成技术转让2项,发表SCI等论文52篇,培育的园林植物新品种获国际赛事特等奖等18项。成果被60多个国家370多个科研团队应用,为国内70家高校院所提供转化材料6830份;技术在43家企业得到利用,培养再生苗1.02亿株,生产活性代谢物19840公斤;提供就业岗位1800多个,培养学生1500余名;累计新增直接经济效益9.67亿
    2023-03-27
  • 人物名片:李纳,女,河南省周口人,中共党员,大连理工大学理学博士,我校数学与统计学院副教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河南省科技厅与教育厅科研项目多项、河南省教学质量工程项目1项、河南省一流课程1门,指导学生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项等。发表学术论文24篇,其中SCI收录20篇,出版学术专著一部;受邀担任SCI收录期刊《Mathematics》的客座编辑;所带团队成员共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20多篇。阳春三月,微风正好,赏一路樱花绚烂,沐一场人间春色。在综合楼106办公室,她委婉轻柔的声音介绍起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却是那么铿锵有力。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她笃志教育,甘为人梯,只为把爱的种子播撒进学生心田,托起学生奋勇逐梦的翅膀。她就是我校第二届出彩周师人、数学与统计学院李纳副教授。诗意课堂让学生爱上学习“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你以为这是语文课堂?其实这是一节数学专业课。李纳老师将传统诗词和《数学分析》中的极限与无界变量的概念相结合,与学生一起“玩转古诗词”,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李老师的诗意课堂让知识不再晦涩难懂,我们
    2023-03-27
  •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发文公布《2023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入选名单》,我校音乐舞蹈学院申报的《传承传统文化,集聚育人资源——中国越调网的探索与实践》成功入选。这是学校继2018年《“四位一体”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模式》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以来,再次获批“国字号”思政工作项目。近年来,音乐舞蹈学院围绕越调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借力互联网、新媒体的运营优势,在资源整合、网站建设、活动组织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在传承传统文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先后获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重大项目、河南省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河南省高等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优秀工作案例、全省高校网络文化精品项目,建成省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据了解,设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是教育部推动各地各高校加快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学校党委着眼新形势、分析新情况、把握新要求、解决新问题,持续创新工作方法、丰富工作载体,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综合改革与提质创新,强化网络育人示范引领
    2023-04-01
  •   3月29日,由河南省教育厅指导,河南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2138cn太阳集团古天乐体育学院、河南省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中心承办的河南省校园足球中级指导教师培训班开班典礼在我校第五报告厅举行。  河南省校园足球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刘言和、河南省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部主任李向东、我校副校长刘伟出席开班典礼。开班典礼由河南省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中心中学部主任刘俊凯主持。  刘伟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详细介绍了我校发展历程以及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等情况。  李向东阐述了举办校园足球中级指导教师培训班的意义。他指出,高质量开展校园足球活动对推动足球改革发展,提高国民健康素质,改革体育管理体制机制,促进足球事业腾飞具有积极意义,希望学员们通过培训有所收获、有所提高,为促进足球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据了解,本次校园足球中级指导教师培训面向全省中小学,旨在培养一批理论知识扎实、技术能力卓越、组织能力较强的教学人才,共有来自全省中小学的99名学员参加本次培训。(编审/武暾 签审/朱红香 审核/周效章)
    2023-03-31

教学科研

  • 3月25日,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开展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活动,周口市博物馆馆长周建山应邀作题为“道德名城·魅力周口”的地方特色文化专题讲座,2022年入职教师、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人员参加。周建山在讲座中指出,周口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名人辈出。勤劳智慧的周口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开天辟地,开拓进取,不断创新,创造了独具地域特色的农耕文化、伏羲文化、老子文化、儒学文化、漕运文化、会馆文化、泛区文化和红色文化。周口是一处民风淳朴、崇德向善的文明沃土。周口是老子故里,《道德经》对周口人民的道德理念、道德体系、道德养成起到了重要作用。儒家汲取了道家文化的精髓,倡导“修齐治平”“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长期滋养着周口的社会风貌和人文精神。道儒同源、道德同归是“道德名城·魅力周口”的文化基石。本次讲座,引经据典,辅以文物佐证,将周口的历史文化娓娓道出,加深了大家对地方历史文化的认识,提升了大家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编审/武暾 签审/吴景珠 审核/周效章)
    2023-03-30
  • 3月23日,河南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中原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耿明斋教授应邀来校作题为《决策咨询研究与服务社会》的学术讲座,社科类相关学科教师参加。耿明斋教授结合自己提交的“郑汴一体化”“应对金融危机”“中原经济区”“开封新兴副中心城市”“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州大都市和都市圈”等决策建议,全面、系统、生动地阐释了决策咨询研究的要点。他强调,要深入基层调研,做好整体趋势和局部诉求对接,坚持“小切口、真问题”,追求政策性、时效性和创新性。在“周口发展需要什么”座谈中,耿明斋教授在丰厚农业资源的增值、毗邻长三角优势的发挥、水港枢纽优势的利用、企业家队伍的培育、农业农村现代化与乡村振兴等方面与教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本次讲座,对提升我校教师的应用对策研究和决策咨询服务能力具有积极意义。下一步,学校将认真学习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调动教师积极性,结合专业优势开展决策咨询专报撰写,为各级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精准服务。(编审/武暾 签审/陈寒冰 审核/周效章)
    2023-03-24

学术交流

专题网站

历史回眸

校园映像